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久久电影吧—中国最有特色的影评网!易记网址:jjdyb.cn,jjdyb.com移动版

主页 > 观影感悟 > 欧美电影评论 >

云图,图的是什么?

云图海报
《云图》海报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850。1850年左右的历史大事件是什么?南北战争。南北战争通常被定义为人类历史发展之绝对正能量,而本节的主人公刚好又是一个律师。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故事结局在所难免:恶白,死了;善白,活了;黑人,施救。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1936年。1936又距离哪次历史重大事件较近?二战。引发二战的德国纳粹被定义为人类历史发展之绝对负能量,所以尽管本节没像前面那个一样明显涉及政治种族矛盾,表面只停留在艺术创作中的人性私欲层面,但故事结局却是完全悲剧式的:当事双方,一个被杀,一个自杀,无一幸存。原本该节中也存在一股形似“黑人拯救者”的正能——后来成为核物理专家的白人男友。但由于当时的社会氛围对于同性绝不宽容(旅馆经理砸门,艺术家跳窗落跑),导致这股正面辅力,关键时刻没能发挥作用(奔去旅馆,晚到一步)。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1975年。1975,越南战争结束。显然又是一次人类历史之正能量——虽然正的没之前两次那么绝对。于是第一个故事只需换个时代背景,即可重新演绎。并且还是个辅助加强版:除黑人之外,还加入了关键时刻出手的墨西哥移民。
  
  第四个故事,发生在2012年,也就是今天。这个故事有点特别。虽然大模样上依旧采取了之前的利益纠葛-遇害-救援-反抗-?获得胜利,但参与者的身份,以及各自所背负的正负能量指数已经开始模糊。老书商客观上依靠暴力作家摔死书评人的耸动新闻事件而小发邪财,并招致黑帮勒索。求助其弟,反被诱骗进很像尼科尔森呆过的那家养老院。老人们不堪忍受,施计脱逃,却被围追堵截进一家足球酒吧。注意!此时此刻,上文书中那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良善黑人、墨西哥人一律不见。酒吧内的各种势力,无论是救助者,抓捕者,还是因看球中断而不爽的当横介入者,统统都是白人!之后发生的,与其说是仗义出手匡扶正义,倒不如说是一场无关是非善恶的白人内斗。同时,它也是整部电影六道轮回之中,唯一具有喜剧反讽效果的故事!为什么会如此?或许科恩兄弟的那部奥奖影片片名可以用在这里:西方社会的老无所依。
  
  老无所依的悲观预期,遥遥引发了时隔一百多年之后,据说是发生在2144年的第五个故事。首先,从情绪走向和终局模式来说,它呼应到了之前的第二个故事:主人公双双毙命。而使这一悲剧结局的发生具有其内在合理性的故事背景被有意设定为:一个典型的1984式的,同时兼具黑客帝国式的乌托邦体制。换句话说,影片编导(或许是小说作者),是把“今天,也就是2012年之后,到2144年之前”的时间段内的世界文明主宰,定义为与1936年前后的德国纳粹等量齐观的人类发展之绝对负能量!且与第二个故事类似,由于人类又必须要在之后的一个故事中重获希望,所以当下这个故事在主体悲剧的大前提下,始终要保留一个隐含的希望火种——即,音乐家的男友,审讯裴斗娜的那个主审官。
  
  但所有上面这些,都不是本段的最大看点。真正的看点在于,所有演员虽然依旧说着英语,演的却都是东方人!你可能不太清楚到底是韩、是日,抑或是中,反正那是东方人就对了(演员造型层面上的视觉强调手段是:黑发,发际线很高,单眼皮,小眼睛,总之采用了一种与其他故事截然相反的近于故意露拙的化妆方式)。至此,此段故事的主题才叙述完整:这是一个于2012西方文明不可避免衰落之后,持续统治了地球长达百多年的东方文明主宰的乌托邦体制!这样的体制将会导致世界末日(至于原因,片中对白给出,“需求无度”!)。即,最后一个故事的时代背景。
  
  最后一个故事不必细说,只要记住两点即可:东方人消失了;又回到了一、三式的“善、恶、助”+幸福结局模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粗略总结:
  
  1、本片主要是想说这么一件事:人类历史当中的绝对正能量是进步的西方文明;其进步性并非是指其本身是完美无缺,关键在于它具有一种对于多元种族、文化的包容性——故事一、三、六。一旦这个包容性出现严重偏差,社会将陷入动荡,西方文明主导力将大幅衰弱——故事二、四;但由后者而引发的东方文明的重新崛起,并不会给人类发展带来福音,相反,甚至可能导致一场末世浩劫——故事五。
  
  2、要将上述主题思想表达的相对隐蔽,同时又避免二义性溢出,你会发现,近三个小时的六道轮回的叙事体系,非但不算冗长,反而可以说是缺一不可(但这只代表个人试图从叙事创新上解释本片的特点,而非是要从观赏角度肯定本片的水准)。因为你只有通过足够数量的故事堆叠,才能强迫观众注意到某些故事的形式或内容产生了明显的重复,而这些重复的故事,又与那些重复的故事之间形成鲜明反差,进而观众根据以上确凿证据自行找到作者真正要表达的东西。
  
  3、这真正表达的东西当中,也有主次之分。其中南北战争、越战结束的正能量表述,无须晦言,只要尽量直白呈现即可。且角色构成、情节模式,越是雷同,效果越佳。因为它是强迫观众开始自行寻找答案的怀疑切入点。如果连这个点都被忽视掉,那电影就基本等于白拍。观众也只能人云亦云,“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信任,第二个故事,讲的是真相……”。
  
  4、真到了核心敏感的部分,则要加入更为复杂的叙事手段。其中,你要让第二、第五成为负能量表述一体,但又不能在第二个故事中真把希特勒集中营直接搬出来说事。一方面,这不利于褒西贬东的总体意图,另一方面,由于之前两个正能量故事部分的强烈雷同,观众已开始注意到了影片可能试图通过六个故事的分类、比较表达什么东西,这时,更高一级的推演就不需再如此直白了。但同时,还是要避免二义溢出。1936的年份,与1984式的体制样式就成了关键约束量。至于另一个核心故事,也就是第四个发生在2012年的故事,既是在时间流上成为历史与未来的分际线,更被采用了通篇唯一一次的风格变奏加以叙述:喜剧、反讽。同样,内容上依然不能太过跳脱,还要多少保留一些与其他故事可以比较、推理的细节点——遇害、求助、脱困。
  
  5、仅从悬念角度去看,第一、三、六故事的高潮处,恶人即将得手,主人公堪堪废命,千钧一发之际,突然有人出手……基本都属失败案例。根本无需看过很多好莱坞类型电影,就知马上会有正义翻盘发生。甚至操盘者为谁已是一清二楚。而正像波德维尔评论伊普瑞斯案件的反复出现灯罩母题具有某种独特的叙事功能一样,本片中这些貌似俗烂的重复细节,也不再是为了制造通常意义的惊悚悬念效果。重复,在这里为的是要表达一种情绪、观点、甚至是意识形态。但问题却在于,为什么就不能找到一种更优的叙事方式实现同样的目的,而只能以牺牲观众娱乐层面的审美需求为代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