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由冯小刚执导的电影《一九四二》讲述的是:1942年河南上千万人逃荒的故事。
电影里灾民这条线,主要是封建地主老东家范殿元(张国立饰)和佃户瞎鹿(冯远征 饰)一家逃荒的旅途。范殿元虽有万贯家财却无法保护被迫逃荒,亲眼见证着儿子、儿媳、老伴、孙子等亲人死去、女儿被卖。佃户瞎鹿(冯远征 饰)一家,老娘在逃荒路上被日本人炸死,自己在与范殿元、栓柱一起偷驴时,被国民党士兵打死,老婆花枝(徐帆 饰)卖了自己,他的一个孩子最后失踪,下落不明。范殿元家的长工栓柱(张默 饰)护送其一起逃荒,与花枝只做了一天的夫妻,但却尽着人父的责任,在快逃到陕西的时候,跳火车寻找走失的孩子,不幸被日本兵俘虏,为了要回孩子的风车,被日本人残忍的杀死。
地主、贫农家庭的遭遇是河南三百万灾民的缩影,面对这群人的苦难,无论是高高在上的蒋介石(陈道明饰),还是深入民间报道灾难真相的美国记者白修德(阿德里安·布洛迪饰),如何能从这眼前的人间炼狱之景侧目。
影片线索
电影有四条主要线索:以范殿元为代表的灾民逃荒线索,以河南省主席李培基(李雪健 饰)为代表的地方官员救灾的线索,美国记者白修德探寻真相的线索,蒋介石的日常琐事线索。灾民的逃荒经历是展现“是什么”,国民政府的应对是展现“为什么”,记者白修德是“问题的发现者”。前两者是主线,后者是辅线。白修德的线索连接了灾民与政府。四条线索不时互相穿插。片中两个阶级差异巨大,命运却不断相交。地主一步步从躲灾成了逃荒的一员,蒋介石也从民心所向渐渐失去了人民的拥护。两条并行线索的对比暗示出人民与政权的命运关联,蒋介石为了抗日牺牲人民,最终也被人民遗弃。
影片价值
影片表现了饥饿中的人性状态,对饥荒状态下的民族劣根性进行了批判。日军空袭后中国士兵抢夺老百姓物资,灾民抢外国记者的驴,灾民得到日军的救助后倒戈国军。这都是灾荒环境下人性的真实写照。日本军官对灾民的认识算是点睛之笔,“他们是中国人,但首先是人”,这句话应该作为该片片的“题眼”。电影所表达的是国民在抛弃正常的道德底线和行为规范的前提下不择手段的求生,为了生存这个终极目标,每个人都在做最后的挣扎。
饥饿,成了考察人性的试金石,什么是人性?人性就是人最根本的需要,当你的肚子都吃不饱的时候,还何谈尊严,正义,道德?不管遇到任何事,首先得活着,活着是第一要义。亲情、道义、恩情,所有的一切,在这里被撕碎、被践踏,只要能够活着,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电影里的日军用军粮收买灾区人民,竟收获奇效,日本以少胜多,取得了河南战争的胜利。从百姓的角度来说,这粮食吃还是不吃,是个问题。用司令官蒋鼎文(于震 饰)的话说,人饿死了,土地还是中国的,仗打输了,我们就都是亡国奴了。但大人物们让我们死,日本人让我们活,至于土地,跟我们何尝有一毛钱关系?所以,小说里说人民竟倒戈打中国军人,电影里没有正面表现,我想这是冯小刚的高明之处,再好的电影审查不过,又怎么能教育国人呢。姜文的《鬼子来了》可是前车之鉴。
电影中最后范殿元在路上捡到的那个小女孩旁白说:这个人就是“我”的奶奶,很多年以后的时光里,我的奶奶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一是她从来不会笑,也不会哭,二是她从来不吃肉。大概就是奶奶从小过于惨痛的记忆,二是在逃荒路上看到太多人吃人,狗吃人的画面,造成了终生的刺激,使得奶奶这辈子都只吃素,不吃荤。
影片让国人了解了1942年的中国历史,了解了中国底层人民的灾难。该片虽然票房不佳,但其教育意义大于其商业价值。
观影感悟
在大灾面前,无论贫穷或富裕都无法幸免。财富在这个时候毫无帮助,储存了那么多粮食架不住饥饿土匪的吃大户,逃荒路上经不起撤退国民党士兵的哄抢,只能眼看着身边的人一一死于非命,财主的儿子在家被土匪戳死、儿媳生完孩子饿死、老婆悄无声息地饿死、小孩子最后被自己闷死。贫穷的呢,一样,病死饿死打死炸死,反正是各种死,几百万人为了活命,往西边不停奔走,其实那边又能有什么呢,但无论如何,走下去,似乎就有活着的希望。
电影通过灾民逃荒和官员应对的线索,展现了灾民与官员,灾区与陪都重庆的强烈反差。灾区的县长仍能用一桌好菜招待主席,重庆歌照唱舞照跳夜夜笙歌,饥饿只是饥饿着的人自己的事。电影里那些各色官员并不是脸谱化贪官污吏,省主席李培基也会为了河南灾情四处奔走,但他们不是灾民,他们会流泪,会祈祷,可永远没有办法做到感同身受,倒是那位时代周刊的白修德记者走得更远、更近。蒋委员长说得好,他怀念北伐时期的自己,一呼百应,毫无顾虑,能够真正与百姓站在一起,现在,已经不能那么单纯了。这话,对于远在陕北的敌对军而言,何尝不是一种预言。
一九四九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其实一九四二年这场饥荒中显露出来的问题已经为他的崩溃埋下了伏笔,贪污腐败泛滥,官僚主义严重,政府行政效能极为低下,而社会力量新闻报纸等又被严厉管控,这一切都是七年后失败的先兆。温故一九四二,温故而知新,要知道,可以饿死三百万,也可以饿死三千万,有时候有天灾,有时候是是诬陷为天灾。也许那样的饥荒不会再来,但各种混乱未必会消失,如何选择,如何决定,值得每个人深思,值得大人物们警醒。
电影业的新天地
《一九四二》的过审是一次电影对意识形态的胜利以及对民族性反思的胜利。该片是一部特别的电影:在抗战和民族灾难之时,我们的党和我军将领完全缺席,而忙前忙后的主角变成了国民党及其军队。因为意识形态的缘故,这在以前内地的主流电影中绝少出现的。记忆中,这种我党我军在重大历史面前缺席而把主角让位于国民党的电影,还有1986年的《血战台儿庄》;《建国大业》在这方面也做了历史性的进步,国共有了平分银幕的机会,并难能可贵地对蒋介石进行了人性化处理;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抗战的也只是国民党军官和战士,但却在身份上做了模糊处理,且只作为电影的时代背景。在《一九四二》中,虽然也表现了蒋鼎文等国民党将领的麻木不仁,国民党政府官员的贪污腐化,但同时,你可以感受到蒋介石在内政外交上的无奈,他也需要向国际力量寻求庇护,也需要向地方财团寻求帮助,影片施与了这个我们传统意识形态中的异端分子以同情。这种表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也说明我们的文化意识形态领域正在逐步软化,很多创作禁区正在被逐步打开,需要的只是时间。而这些正是在以冯小刚为代表的电影人逐步争取下实现的。
人物评价
片中演员多是和冯小刚有过多年合作的演技派,每个主演都是诠释内心戏的高手。随着历史密档的揭开,公众逐渐对一个蒋公有了更加全面立体的了解,他也有为难之事,这也让陈道明对蒋介石的诠释更加真实可信。他演出了蒋介石霸气之外的无奈与苍凉。挑大梁的张国立心理活动异常丰富,是全片最大的看点。与他演对手戏的张默依旧是《让子弹飞》里的鲁莽血性风格,但此次戏份超多,他成了全片的亮点,展现了极端环境下国人好的一面。徐帆的表演不再那么疯狂,比从前有所进步。李雪健的一筹莫展,张涵予的稀里糊涂,范伟的苟且偷生,王子文的清丽叛逆等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灾难下的荒诞事情
“给我两块饼干,我跟你睡”,“我也要喝猫汤”(这个曾经是她最爱的宠物),“大年三十卖闺女”,“吃得太饱蹲不下来”,不能自医的医人者,吸死人奶的婴儿,没被划入“灾区”而无缘救济、哭笑不得的灾民。
荒灾原因探索
电影表现的情节,似乎在证明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对饥荒研究的结论:饥荒不仅源于食物的缺乏,更源于食物分配机制上的不平等。只有当人的权利被完全剥夺,才可能导致大饥荒。天灾只是诱因,权利的不平等、信息沟通不畅、言论自由缺失、极权体制等,才是真正导致大饥荒发生的原因。因为极权统治者,不用担心自己的权力受到饥荒的影响,所以不会有任何防范的动力,但民主政府不同,因为要面对公众的舆论和选票,所以会更有效地防范大饥荒的发生。
美中不足
电影中的几名主人公到了后半部仍脸部丰满红润,丝毫不像经过数十日饥饿摧残。可惜的是,片中没有用视觉呈现母子相食的惨状,仅以狗吃人来替代,削弱了现实的惨烈。这是艺术上的损失。
(责任编辑:admin) |